这是老男孩游戏盒的第475篇原创,作者@平凡的幸福
《三国群英传2》这款游戏发行至今已经过去了23年,虽然这二十年间PC硬件飞速发展,《三国群英传》仍在很多80后、90后玩家心中老老地占据了一席之地,让许多而立之年老男孩在工作之余也可以在沙盘地图上攻城略地、纵横捭阖。本期我们以《三国群英传2》游戏中的刘备与孙权的最终对决,来回顾一个《三国群英传2》的经典作弊操作——穿城大法的各种细节。

众所周知,在《三国群英传2》中无论使用哪位君主、选择何种时期,玩家都必定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种情形,就是在扫清了敌人的外围据点后,敌人就如同书中所写“且战且走,收拢败兵,在XX城扎下营盘、稳住阵脚,坚守待援”。此刻,这个“XX城”便是玩家下一步迎头撞上的重兵布防的要塞重镇,通过此城便可以一马平川直捣黄龙。因此,此种时候敌人往往会从自己腹地疯狂抽调部队,尤其是到了只剩下最后一位君主的时候,会把最后那几座城市塞得满满当当的。此时也是我们的“穿城大法”大显神通的时刻了。
如下图所示:在荆州八郡中,南部荆南四郡刘皇叔已将零陵、武陵、桂阳系数攻取,北部也已经将治所襄阳、新野、江陵、江夏收入囊中。孙十万在荆州的地盘只剩下长沙一城,过了此城,便可以顺势而下,席卷江东。

长沙作为孙十万在荆州的仅存要塞,各项指数基本全部点满,而且还有东吴头号大将——周瑜收拾周边残部在此驻守待援。

在孙十万这里,下邳、长沙、合肥三座城市合计有孙十万武将23员,总人口200万人;而孙十万总武将数35员,总人口549.81万人,这三座城市可谓集中了孙十万最后的菁华。

只要攻破这几座城关键城池,东吴即可传檄而定,刘皇叔便可以兴复汉室,还于旧都。此时一般玩家都习惯采用人海战术,就像下图的样子。

然而今天我们要搞事情嘛,此时我们就可以实施开头所讲的“穿城大法”——
首先派出一彪人马,进入长沙城,然后立即点击撤退。

撤退后立刻点击武将选“变更目的”,迅速指向旁城。

然后神奇的一幕发生了,随即这队人马便避实就虚地冲向了旁边防守空虚的城池,“穿城大法”很轻易地宣告完成。
可以想象,随着这几座关键城池被“穿”,刘皇叔便可以与南方攻击群会师,对东吴势力进行中心开花,东吴势力的灭亡已近在眼前了。

那么问题来了,这个“穿城大法”算不算作弊,是不是可以《三国群英传2》内置的“R110”、“dall+Q”等作弊码相提并论呢?
从笔者查阅信息来看,这个操作其实还真不算作弊。根据贴吧老哥的相关考据,曾经有一个三国骨灰级玩家自己扒拉了一段关于《三国群英传2》穿城的相关代码。

看不懂代码是不?说实话笔者也不是很懂,感觉好像是很古老的汇编语言。大神后来在帖子里做了解释:首先,按照判定,在城池的范围内,如果有敌方部队接触,那么就要被判定为发生战斗,系统切换战斗画面。当战斗结束后,出现升级方面的介绍,这时无论敌方还是我方的残存部队仍然留在城池的范围内的话,就会继续发生战斗,然后系统再次切换会显示战斗画面,然后系统发现残存部队还是出现在了城池范围……就这样,成为了一个周而复始的死循环。
为了省时省力地破解这个死循环,天才的奥汀程序员想到了设定“缓冲时限”这个办法,就是在战斗完毕的残存部队身上设定一个时间段(可以理解成时间戳)。在这个时间段里,这个部队与任何地方城池、部队都不会发生战斗,从而完美解决了那个死循环的战斗弊端。然而某天某个时间某位天才的玩家发现可以通过这个缓冲期,将残存的部队通过“变更目的”的方式“到敌人后方去,把敌人赶出境”,这就是“穿城大法”的由来。

其实这种“穿城大法”在《三国群英传1》也已经被奥汀科技的程序员所采用,使用方法完全与《三国群英传2》如出一辙,只不过画面相对来说更为质朴一些而已。如下图,面对袁绍仨儿子以及太史慈和颜良这种杀星,刘皇叔还是撤了撤了,惹不起。

趁着出来的空,赶紧点击我方主将,然后选择“变更目的”,神奇的一幕又发生了,穿城成功!

只是这次笔者的部队属于丢盔弃甲慌不择路,奔着袁绍军的纵深而去了……这不是自投罗网嘛!看来使用这个穿城大法是一定要看准逃跑的去向,否则就是千里送人头了。

总之,今天的文章主要是为了跟大家说明,“穿城大法”并非《三国群英传2》作弊指令,它充其量只是奥汀程序员偷懒后的遗产,不知当年奥汀事后是否发觉,反正这个BUG一直被放任自流,反倒成为《三国群英传2》一道经典的风景线。

到了《三国群英传4》之后,随着大地图的扩展,我方可以控制部队绕过敌方固守的城池,“穿城大法”终于才算是寿终正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