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海经: 朝鲜古地图中的环状世界观,何为大荒、海外以及海内?

发布时间:2023-02-24 05:00:59阅读:640

关于《山海经》中描述的地域,很多人都认为应该是海内、海外、大荒这种三重环状的模式,而这种认知的直接来源便是一幅来自朝鲜的古地图,那么真实的山海经世界应该是什么样的?

朝鲜《天下图》

如果你在网上搜索山海经地图,可能经常会看到类似于这样的一种图式:

所谓“海内”即离我们最近的也是最熟悉的中土大地;所谓“海外”就是距离我们稍远的中原以外的异域方国;而“大荒”则是比海外更加遥远的蛮荒之地,或认为这里是神灵所居之处,是为神域。

这种从内到外、由近及远、由王化之地到荒服之野的图式结构,严丝合缝、层层推进地再现了古人心目中的天下地理观。然而在我国,由于《山海经》古图已佚,而保存在朝鲜的《天下图》却几乎表达出了与之惊人类似的寰宇观念。

可考确切年代的《天下图》最早应该绘制于1684年,基本上此类地图在朝鲜出现的时间,约相当于中国的明清之际或清朝初期。整幅地图呈现出陆地与海洋环环相套的四重结构:即“陆地——海洋——陆地——海洋”。

最内一重,居于版图的中央,是一个以中国(中原)为中心的大陆,这一部分对应着《山海经》中的《海内经》以及《海内四经》;

第二重,是一圈环绕着中央大陆的汪洋大海,其中分布了诸多方国(岛国),如歧舌国、厌火国等,对应了《山海经》中的《海外经》;

第三重,在环形大海之外又是一圈环形大陆,也分布着许多异域方国,但与第二重有所区别的是,这些国名和地名越发荒诞无稽,对应着《山海经》中的《大荒经》;

第四重,居于版图的外围,又被一圈环形大海所包围,在这片苍茫的海域中,只有南、西、东三面分布有三个小岛,其上有阿山、方山和流波山。

其中,东方流波山上有一树,名为扶桑,是为日月所出之地;西方方山之上有一树,名为盘格松,是为日月所入之处。

好了,看到这里,你是否几乎已经要相信这就是《山海经》古图的真实模样了?但仅从《山海经》文本来看,就能将这一假想的图式轻易推翻。

何为海内、海外及大荒

如何区分《山海经》世界中的海内、海外以及大荒?

显然,对于其中“海”字含义的判定就显得尤为关键,也就是说这里的“海”到底指什么,是真实而遥远的海洋吗?

实际上,在《山海经》中出现的“海”显然有着特殊含义,准确说可以理解为“方位”,就是类似于“边”和“部”的意思。先看战国时期一个经典的“海”字的用法:

《左传》:四年春,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,蔡溃,遂伐楚。楚子使与师言曰:“君处北海,寡人处南海,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。不虞君之涉吾地也,何故?”

显然这里楚王所说的“南海”和“北海”肯定不是指真正的海洋,而是说你处在北边,我在南边,咱俩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、这就是所谓的风马牛不相及也。

那么,这种“海”的用法放在《山海经》中也同样适用吗?我们可以在《山海经》原文的字里行间找到一些线索和佐证。比如,在山海经中有这样一句描述“南海之外,赤水之西,流沙之东”。

很明显,如果这里的南海是海洋,海洋之外又怎么会还有赤水河与流沙河呢?再者,从后两句来看,这也的确是在进行方位描述,所以全句可以理解为在南部之外、赤水河的西面以及流沙河的东面。

那么,海外和大荒之间,有没有明确的一条界限?《山海经》原文中有这样一句话“东海之外,大荒之中”,按照之前的图式看,“大荒”本就在“东海”的外部,那又何必在用两个词语来进行双重定位呢?

所以,这句话表明大荒与海外之间,是没有一个绝对的界限的:也就是说原本“海内——海外——大荒”的三分法,其实应该是“海内(大荒以内)——海外(大荒以外)”这种两重模式。

我们知道《山海经》分为《山经》和《海经》两部分,本是各成体系、不同的两本书,后人将其合一才称为《山海经》,其中《山海经》又可以分为两组,一组是《海外经》以及其下的《海内四经》;另一组正是《大荒经》和其下的《海内经》。

而学者也对这四组文本进行了对照,发现了《海外经》与《大荒经》内容类似,《海内四经》和《海内经》互为异文,这也证实了之前海内与海外、海外即大荒的二分法是值得肯定的。